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业方向与发展路径,2025年9月13日,副院长李雨潭以 “明晰成长方向,开启智造新程” 为主题,为全体新生开展专业导论教育。李雨潭围绕 “如何才能毕业”“我会学到什么”“拔尖人才培养” 三大核心模块展开,内容兼具指导性与实用性,为新生搭建起认知专业、规划学业的清晰框架。
首先,李雨潭以 “如何才能毕业” 为切入点,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纲领性作用,详细解读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等专业 2025 版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同时,他重点梳理了大学期间的重要时间节点,提醒新生合理规划学习节奏,避免学业滞后。
针对新生普遍关心的 “学业提升” 问题,李雨潭给出四点关键建议:一是尽早考取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证书,夯实基础能力;二是结合专业方向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三是积极争取奖学金,以荣誉激励学业进步;四是有意参军的学生建议选择大三第二学期入伍,兼顾学业与报国理想。同时,他也直面新生可能存在的 “60 分万岁”“专科无需努力”“依赖他人”“从众侥幸” 等错误想法,引导新生树立 “严谨治学、主动担当” 的学习态度,珍惜大学时光。
在 “我会学到什么” 模块,李雨潭以 “装备制造大类” 为核心,通过 “人体骨骼与机械系统” 的生动类比,拆解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围绕机械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五大技术维度,详细介绍了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液压与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传感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等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应用场景,并结合新能源汽车构造、工业机器人实训等实例,让新生直观理解 “理实一体” 的教学模式,明确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发展方向,消除对专业学习的迷茫感。
“拔尖人才培养” 模块则为有更高发展追求的新生提供了清晰路径。李雨潭介绍,学校依托卓越工匠学院,围绕先进制造业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需求,在重点专业组建拔尖人才培养实体班级,采用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的办学模式,由 “三师” 教学创新团队开展项目导向、专创融合的递进式培养。该班级面向完成第一学年学业的优秀学生遴选,预计 2025 级选拔不超过 15 人,选拔环节包括学业与政治品德的资格审查、智能小车组装编程调试的实操考核,以及考察表达、理解、抗压能力的综合面试。李雨潭展示了卓越工匠班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 “发明杯”、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斩获的多项省级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等荣誉,激励新生以优秀学长为榜样,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最后,李雨潭公布了智能制造学院各专业主任、卓越工匠负责人及教务科的联系电话,方便新生在学业规划、专业咨询中及时获取帮助。他鼓励全体新生:“大学是成长的新起点,希望大家以明确的目标、扎实的行动,在智能制造领域找准定位、练就本领,未来成为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此次专业导论教育为 2025 级新生搭建了 “认知 - 规划 - 行动” 的学业框架,不仅解答了新生关于专业学习与毕业要求的核心疑问,更激发了他们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热情,为后续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实现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Copyright © 1998-2020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10028号-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政编码:221116 联系我们:0516-83996362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