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机制17-1、2班主题班会
发布人: 智能制造学院
发布时间: 2018-04-16
浏览次数: 2241

班会时间2018041519:30

班会地点:教三楼E405

与会人员:机制17-12班全体学生、班主任郭利老师

班会目的:对大一生活总结以及大二第一学期生活指导

一、班会致辞

1、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更要面向未来,守本开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的包容吸纳能力,努力吸纳其他文明中的精华和智慧,同事构筑世界文明平等对话的平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新与发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大一生活总结

当火车鸣响着开赴远方,故乡的清秀山水化为了留在月台的一丝淡淡惆怅。父母远了,恩师远了,母校远了。每一个远行上大学的孩子,就这样略带忧伤地对熟悉的生活作别。去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朋友……

远离了亲人和以前的朋友、同学、老师,迎来了新的环境和新的老师同学。身处异地他乡,大部分同学又是初次离开父母的呵护,去独立的承担生活的风风雨雨。难免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适应新环境心理不适的问题,所以大家要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大学,既是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和品质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一个人的兴趣和情智的重要时期,也是锻炼才能、开阔视野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示才华、施展抱负的重要舞台。在这里,各种异彩纷呈的学术观点,让我们拓展眼界、分辨是非;在这里,汇聚人类文明成果的各种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探索世界的一个窗口。

三、大二第一学期生活指导

1.对学习方面的要求与建议

大学不是中学,不要带着传统高中的方法去学习,上课只是形式,关键还是自学。大一一年的学习已经结束。大二第一学期往往能够决定你大学生涯整个的走向。确立自己的领先位置,这样对以后的学习比较有好处。计算机、高数、英语一定学好。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很重要千万别不当回事。学英语一定要注重实用,打好扎实的基础,比如,不要孤立地为记单词而记单词,要把单词放到例句中去记,在记拼法和读音的同时学会其用法,即做到音、形、意、用五会;又比如,要通过阅读和理解短文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而不是死背语法条条或大量做多项选择题。即使没有英语课了,还是要继续自学,学英语不能间断。可以咨询一下老师的意见,选合适的教材自学,尤其不要忽视听力,首选附有录音光盘的教材。多看电影,提高一下艺术修养,与人交流也有的谈。要勇于学自己不会的东西。比如电脑,可能在一开始你是很厉害的,一些平时并不是很熟悉的同学,可能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他们见了人就请教,最后很可能成了不错的电脑高手。在大学里面一定要不耻下问,不要怕丢面子。大学里时间比较充裕,如果没有计划,很容易荒废过去,最好给自己一个计划吧。注意在大学里多学一点,多参加一些活动为了以后就业积累相关的经验。千万不要去相信那些“没挂过科、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叫大学生活”之类的言论,说这些话的人一般都是挂科挂到怀疑人生的学长,他们自知前途迷茫,只是说这些话来自嘲,顺便再拉几个傻子一起下水。

、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恩

1、感恩特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构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滋润。这也是学生职责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的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学会感恩,能够呼唤人间真情,抒发完美情感,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2、感恩的概念

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所以,”感恩图报”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所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一种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也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了人类千年。

3、中国的感恩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要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也都是感恩文化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礼貌感恩是一种用心的人生态度,它决定着人的幸福和成功

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要将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结束语

祝大家大学生活愉快!


Copyright © 1998-2020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10028号-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政编码:221116    联系我们:0516-83996362